糖尿病不怕米饭馒头,也不怕肉类,这4类高风险食物才该忌口!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11-14 10:19:56
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中,忌口似乎是日常话题。不少患者确诊后就陷入焦虑:馒头、米饭不敢碰,肉类也被列入黑名单,生怕吃错一口就会让血糖飙升。
但临床医生反复强调:糖尿病患者无需过度排斥主食和肉类,合理摄入反而能维持代谢平衡。
真正要警惕的,是那些藏在日常饮食里、容易被忽视的高风险食物。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糖尿病饮食的关键逻辑,如何吃得安心又能稳住血糖。
很多糖尿病人群的饮食误区,从拒绝主食、远离肉类开始,其实这种做法既没必要,还可能有损健康。
主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馒头、米饭等精制主食虽升糖快,但只要控制分量——约每餐一个拳头大小,用杂粮饭、杂豆饭替代部分白米,搭配蔬菜和蛋白质,就能延缓葡萄糖吸收。
要是完全不吃主食,身体可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引发酮症酸中毒,反而危险。
肉类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的重要来源,优质蛋白能增加饱腹感、维持肌肉,对血糖影响远小于精制碳水。
糖尿病人群选择瘦肉、鱼虾、鸡胸肉,避开肥肉和动物内脏,每餐控制在一个掌心大小,用蒸、煮、快炒的方式,就能补充营养的同时稳血糖。
添加糖(蔗糖、果糖等)会直接让血糖骤升,还加重胰岛素负担。市面上的含糖饮料是重灾区,一瓶500毫升可乐含糖约50克,远超每日推荐量。
蛋糕、饼干等甜点,不仅含糖高,还多是精制碳水,升糖速度极快。
很多人会踩“无糖”标签的陷阱,觉得无糖食品就能多吃一些。但这类食品可能含麦芽糊精、淀粉糖浆,同样升血糖、热量不低,过量吃容易让血糖失控。
精制碳水经过深度加工,膳食纤维含量少,消化吸收快,升糖指数高。常见的有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还有土豆泥、莲藕淀粉等主食。
不少患者知道控主食量,却忽略了这些“隐形”主食——比如吃了大量土豆、山药后,还按正常量吃米饭,结果碳水超标,血糖自然失控。
要区分 “精制碳水” 和 “复合碳水”:杂粮、杂豆、全谷物等复合碳水升糖慢,适合当主食。精制碳水则要严格控量,或搭配复合碳水吃。
高脂肪食物虽不直接升血糖,但会延长肠胃排空时间,让血糖下降慢,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长期吃会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重病情,还可能诱发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人群本身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就更高。
油炸食品(炸鸡、薯条、油条)是高脂肪代表,还含反式脂肪酸。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含量高的食物也属此类,需严格限制。烹饪时多选蒸、煮、炖、凉拌,少油炸、红烧,每餐用油控制在一个瓷勺的量。
高盐饮食看似和血糖无关,却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大。长期高盐会升高血压,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大幅增加肾脏病变、心血管病风险,形成雪上加霜的局面。
咸菜、腌肉、方便面、火腿肠等加工食品,还有酱油、蚝油等调味品,都是高盐重灾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盐不超5克,糖尿病人群要更严格控制。
生活中要学会控盐:烹饪少放盐和含钠调料,用醋、柠檬汁、香菜调味。在买食品时多留心营养成分表,选低盐或无盐款。少吃加工、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果。
糖尿病饮食的核心是科学选择和合理搭配。不用过度排斥馒头、米饭、肉类,只要控好分量、选对种类、做好搭配,既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稳住血糖。
真正要警惕的,就是上述4种高风险食物。多选杂粮、杂豆、新鲜蔬菜、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用健康方式烹饪。最好结合自身情况,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血糖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饮食调整虽不易,但每一次健康选择,都是在为身体减负。愿每位糖尿病人士都能靠科学饮食,享受健康生活,远离血糖波动的困扰。
参考资料:
[1] Sami W, Ansari T, Butt NS, Hamid MRA. Effect of diet 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review. Int J Health Sci (Qassim). 2017 Apr-Jun;11(2):65-71.
[2] Rice Bradley BH. Dietary Fat and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Curr Nutr Rep. 2018 Dec;7(4):214-226. doi: 10.1007/s13668-018-0244-z. PMID: 30242725; PMCID: PMC6244743.
[3]Choi JH, Cho YJ, Kim HJ, et al. Effect of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s and Intermittent Fasting on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 Kore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nd Kor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tab J. 2022 May;46(3):355-376. doi: 10.4093/dmj.2022.0038. Epub 2022 May 25.
[4]Xu M, Zheng J, Ying T,et al. Dietary protei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findings from a registry-based cohort study and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Nutr Diabetes. 2025 Jun 3;15(1):25. doi: 10.1038/s41387-025-0038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