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风采》系列节目 |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汉川市人民医院
2025-10-15 19:48:17
在国家卫健委百姓健康频道(CHTV)的镜头下,汉川市人民医院——这座拥有75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正以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服务优化和党建赋能的多维实践,书写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从“托管”到“典范”:
铸就区域医疗新高地
汉川市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川医院)始建于1950年,历经75年砥砺前行,已发展成为开放床位1200张、职工1607人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1年,医院创新性地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托管,开创了大型三甲医院托管县市级医院的“汉川模式”。14年来,医院管理体系日益完善,技术水平整体提升,综合实力快速增强,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医院现拥有人民大道、欢乐街、城东三大院区,中高级职称人员104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8人,打造了1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35个孝感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作为多所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和湖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医院荣获“县域医疗榜样力量”最佳管理团队等多项荣誉,彰显了医院在医、教、研领域的综合实力。
党建引领:
把舵定向凝聚发展合力
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书记李明表示,医院将党的建设融入治理各环节,为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医院实行党政分设,健全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坚持“支部建在科室上”,基层党组织调整为5个总支22个支部。实施“双育”工程,成功通过国家GCP备案,完成无创血糖仪临床试验项目。
医院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强化干部全链条管理,严把人才引进“四关”,持续实施柔性引才。通过开展“三亮五争十带头”主题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专科建设突破
▌神经外科:微创技术守护“生命中枢”
作为区域神经外科疾病诊疗中心,神经外科年手术量突破600台,三、四级手术占比达65%以上。在学科带头人谢腾博士的带领下,科室构建了老中青结合、经验与活力并蓄的人才梯队,10名专科医师中包括1名博士、7名硕士。
科室配备双荧光徕卡显微镜、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等先进设备,每年开展1-2项新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脑肿瘤、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等领域开展显微微创手术,近期成功完成一例大脑中动脉瘤急诊显微夹闭术,患者恢复良好。科室获湖北省科技厅大健康重点项目1项,发表论文30余篇,谢腾博士荣获“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妇科:微创技术领航区域女性健康
妇科作为湖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县级医院妇科专科前30强。科室年门诊量约4万人次,住院患者3000余人,年手术量2000余台,微创手术占比超90%。
在马爱平主任带领下,妇科在孝感地区率先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建立妇科恶性肿瘤“筛查-诊断-手术-放化疗-随访”全流程管理体系。盆底康复中心首创“三维康复法”,为患者提供多学科协作的个性化服务。作为汉川市妇科专科联盟牵头单位,科室通过技术下沉让基层女性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马爱平主任从业30年,19个春节坚守病房,用一张行军床见证无数不眠之夜。“对家人有愧,但对生命无悔”是她作为医者的铮铮誓言。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研临床双轮驱动
该科是湖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首批PCCM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年接诊患者超2.5万人次,开展支气管镜诊疗千余人次。在慢性气道疾病管理方面覆盖全市23个乡镇,构建了完善的亚专科体系。
科室在肺癌诊治方面具备全方位检查手段,开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多种介入治疗技术。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省市级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8篇。近期接待比利时呼吸学会前任主席参访,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
服务创新:
从“行政下沉”到“特色病房”的温度传递
医院推行行政服务临床,行政人员角色转换、下沉服务,赢得患者称赞。创新打造“一镇一特色”主题病房,将当地文化符号与疗愈主题深度融合,营造有情感共鸣的疗愈环境。
医院持续优化就诊流程,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行入、出院“一站式”服务,构建“三医共同体”。通过优化投诉处理流程,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2024年患者满意度提升4.72个百分点。
结语:
初心如磐迈向新征程
75年光辉岁月,汉川市人民医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行不怠。通过加强管理、提升技术、优化服务、强化党建,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汉川市人民医院将继续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