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熬夜真的会伤肝吗?肝脏24小时工作周期大揭秘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12 10:27:36

作为一名消化科医师,我深知肝脏作为“人体化工厂”的重要地位。出门诊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因长期熬夜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轻度升高、脂肪肝等,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出疑问:熬夜真的会伤肝吗?

是的,长期熬夜确实会伤肝。长期熬夜确实会通过扰乱肝脏精密的“生物钟”而对肝脏健康造成多方面的损害,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方法保护它。


唐月桂 副主任医师


兴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诊治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急腹症、各型胃炎等疾病,精通胃肠镜检查、内镜下息肉切除工作。擅长各类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与调理;临床危重症的营养治疗。


肝脏的“生物钟”


肝脏有精密运作的生理周期,肝脏并非24小时均匀运转,它拥有自己的昼夜节律(生物钟),与我们的睡眠-觉醒周期紧密同步。


1. 能量管家:白天进食后,肝脏高效处理营养物质,合成糖原、蛋白质,储备能量;夜间(尤其深度睡眠阶段),肝脏则分解肝糖原稳定血糖,供大脑等重要器官使用,维持基础代谢。


2. 代谢枢纽:胆固醇合成、胆汁酸分泌等关键过程均呈现明显昼夜波动,如胆汁酸合成高峰常在夜间,为次日的脂肪消化做准备。


3. 解毒卫士:部分解毒酶活性在夜间增强,高效清除代谢废物和毒素。


4. 细胞维护(自我维护):夜间是肝细胞修复(如DNA修复)、再生的重要窗口期。


熬夜如何“伤肝”?

打破肝脏节律的连锁反应


当熬夜成为常态,肝脏的精密生物钟便被打乱,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


1. 代谢紊乱:糖代谢失调,节律紊乱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调控失常,增加脂肪肝和糖尿病风险。脂代谢失衡,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增加而输出减少,脂肪堆积于肝内,著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与发(研究显示长期熬夜者NAFLD风险可增加20%~30%)。胆固醇代谢异常,影响胆固醇合成与转化平衡。


2. 解毒功能受损:生物钟基因调控多种解毒酶表达,节律紊乱导致毒素清除效率下降,内毒素等积累可诱发肝损伤与炎症。


3. 氧化应激与炎症:熬夜增加自由基产生,削弱抗氧化防御系统,诱发肝细胞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如TNF-α, IL-6等促炎因子升高),这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启动因素之一。


4. 免疫监视减弱:肝脏免疫细胞功能受生物钟调节,长期熬夜可能削弱对异常细胞的清除能力,不利于健康维护。


熬夜不是简单的“累到肝”,而是从分子层面(时钟基因表达)到功能层面(代谢、解毒、修复)全方位干扰了肝脏的正常生理节奏,日积月累导致实质性损害。


科学护肝


尊重节律,守护“沉默的器官”;基于肝脏的生理特性,最好的护肝就是维护好肝脏自身的昼夜节律,并减少额外负担。


1. 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睡眠黄金时段,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保障深度睡眠(尤其凌晨1-3点传统“肝经当令”时段),成人每晚应睡足7-9小时。作息规律,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即使在周末也尽量保持一致,稳定生物钟,避免报复性熬夜和补觉。


2. 均衡饮食:减轻肝脏负担:规律三餐,避免夜宵,尤其晚上7点后避免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加重夜间代谢负担,干扰胆汁节律)。优质蛋白,足量摄入鱼、禽、蛋、豆制品等,促进肝细胞修复。丰富蔬果,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E,类胡萝卜素)。控制脂肪与糖,限制饱和脂肪、反式脂肪(油炸食品、肥肉)及添加糖(含糖饮料、甜点),预防脂肪肝。避免接触其他肝毒物质(如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某些化学制剂)。充足水分,每日饮水1500-1700ml(约7-8杯),促进代谢废物排出。远离酒精,酒精是明确的肝损伤因子,务必严格限制或戒除。


3. 适度规律的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脏脂肪沉积。


4. 合理用药: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保肝药物来辅助肝脏功能的恢复或保护,例如水飞蓟素,它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帮助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要注意谨慎使用其他药物,避免肝毒物质,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自行滥用药物(包括中药、保健品)。


5. 管理情绪:缓解压力: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肝脏。学习放松技巧(冥想、瑜伽、兴趣爱好)。


6.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建议每年检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等]和肝脏超声。 乙肝/丙肝高危人群务必进行相应病原学筛查。


针对特殊人群提醒,如夜班工作者,尽可能保证轮休期间的规律睡眠,创造良好黑暗睡眠环境,注意饮食时间管理。已有肝病患者 (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硬化等),上述建议是基础治疗的一部分,务必严格遵守并定期随访。


医生特别提醒,

破除以下迷信说法


1. “肝排毒”说法不科学。肝脏时刻在解毒,无需特定时段或“排毒产品”。健康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护肝法”。


2. 保健品谨慎选择。勿轻信“保肝护肝”的保健品,部分成分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确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已有肝病更需重视,慢性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硬化患者,严格遵循以上建议并定期复诊至关重要。


结语


熬夜通过扰乱肝脏精密的生物钟,从代谢、解毒、抗氧化、免疫等多层面损害肝脏健康。保护这位“沉默的劳模”,关键在于尊重其生理节律,保障充足规律的睡眠,并辅以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远离伤肝物质等综合措施。强烈建议:今晚就开始,给肝脏一个按时“下班”修复的机会,它必将以更长久的健康回报您。


参考文献

[1]Bello AT, Sarafian MH, Wimborne EA, Middleton B, Revell VL, Raynaud FI, Chowdhury NR, van der Veen DR, Skene DJ, Swann JR. Exposing 24-hour cycles in bile acids of male humans. Nat Commun. 2024 Nov 19;15(1):10014. doi: 10.1038/s41467-024-53673-9. PMID: 39562795; PMCID: PMC11576969.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J]. 中华消化杂志, 2023, 43(4): 227-247.

作者:唐月桂 兴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