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他汀长期用药的决胜点:降脂强度+安全适配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08 14:15:55




在面对种类繁多的他汀类药物时,很多患者都会陷入纠结:到底哪一种才是最好的?服用剂量少的他汀效果更好吗?这种困惑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他汀类药物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药物在化学结构、药代动力学特性、降脂强度以及潜在副作用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市场上关于他汀类药物的信息繁杂,患者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迷茫。事实上,选择他汀类药物并非简单的“最好”或“最差”的问题,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药物特性以及治疗目标的复杂决策。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他汀类药物和剂量,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吴娜琼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代谢中心病区副主任

担任《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心肺血管病杂志》等杂志编委

担任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等杂志审稿人

担任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心血管代谢分会会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脂质与脂蛋白专业委员会青委

医促会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分会委员

北京市生理科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学组组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常务委员兼副总干事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以及北京市精准医疗学会会员


他汀家族成员介绍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降脂药物,常见的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它们虽然都属于他汀类,但在药效、安全性等方面各有特点。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属于强效他汀,能够显著降低LDL-C水平,安全性良好;匹伐他汀、普伐他汀降脂强度相对适中,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一般适用于血脂轻度升高的患者。具体用药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降脂治疗安全有效。


降脂效果的衡量关键

衡量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的关键指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降低幅度,指南建议将LDL-C降低50%或LDL-C低于1.8mmol/L作为降脂目标。一般来说,降幅为25%~50%属于中等强度,而降幅超过50%则为高强度,也就是强效他汀。对于LDL-C水平明显升高的患者,建议启用强效他汀;而对于血脂轻度升高的患者,中效他汀则更为合适。需要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的降脂效果并非单纯取决于药物本身的强度,还受到个体差异、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他汀类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血脂水平、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他汀类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来定。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情况尤为复杂。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因此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这种多药联用的情况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对他汀类药物的代谢途径和潜在相互作用有深入了解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肝脏和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能力通常会有所下降。因此,选择在肝脏和肾脏代谢过程中相对安全的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阿托伐他汀是一个较为合适的选择。阿托伐他汀对肾脏的影响相对较小,即使在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中,也无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从而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便捷的治疗方案。


此外,老年患者的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通常较差,因此在选择他汀类药物时,还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副作用谱。因此,医生在选择他汀类药物时,会尽量选择副作用较小且适合老年患者的药物,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长期用药的注意事项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一)不能轻易停药

他汀是通过“抑制”特定酶类合成来发挥降脂作用的,而不是“消除”。因此,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轻易停药,可能会导致酶类反弹,从而使病情加重。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一旦停药,血脂水平可能会迅速回升,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坚持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减量。


(二)严格遵循用药要求

不同的他汀有不同的用药要求和服药时间,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力求达到最大的用药效果。此外,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还应注意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的药物同时服用,如某些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以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三)定期复查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初次用药后,应在4~6周内进行首次复查;调整剂量后,同样需要在4~6周左右复查;药物剂量稳定后,每季度至每年复查一次。如果出现可能影响他汀代谢的情况,如服用其他药物等,应及时复查,定期复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血脂水平、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在血脂管理的过程中,他汀类药物无疑是现代医学赋予我们的一把利剑,它在降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我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选择他汀类药物并非简单的“最好”或“最差”的问题,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药物特性以及治疗目标的复杂决策。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降脂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但他汀类药物凭借其坚实的循证医学基础和广泛的临床应用经验,在血脂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他汀类药物仍将是守护患者心血管健康的关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3): 237-259.

[2]ADHYARU B B, JACOBSON T A.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tatin therapy[J]. Nat Rev Cardiol, 2018 Dec;15(12): 757-769. DOI: 10.1038/s41569-018-0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