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降脂不只看数字!好的降脂药还能给血管“加固”,让斑块更稳定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08 14:08:36

“医生,我血脂都降到正常值了,药是不是可以停了?” 这是心血管门诊里最常听到的问题之一。许多患者坚信:只要把化验单上那个“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数值降到正常范围,血管就安全了,药也可以不吃了。 这种“数字达标=高枕无忧”的想法,是血脂管理中最普遍也最需要澄清的误区。


为什么只看数字不够?因为真正的风险,往往藏在血管壁的深处——那些悄然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非所有斑块都“安分守己”。 有些斑块就像包裹着薄皮的“汤圆”,或是内部充满“火药”的“定时炸弹”:表面纤维帽脆弱不堪,内部是松软、易引发炎症的坏死脂质核心。这种“不稳定的斑块”极其危险,血压波动或血管痉挛都可能瞬间导致其破裂,触发血栓形成,引发心梗、脑梗等严重后果。因此,降脂的真正目标,远不止于把血液里的“坏胆固醇”降下来(“釜底抽薪”),更要致力于“加固城墙”——改造这些高危斑块,让它们从结构松散的“危房”变成坚固稳定的“堡垒”,大幅降低其破裂的风险。 这才是现代血脂管理的核心——从追求“数字达标”跃升到追求“斑块稳定”。


降脂背后涉及的是血管健康、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降低,以及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降脂的目标是全面的,关乎生命的安全与健康。那么,什么样的降脂药能实现这一更高目标?



郑全林 副主任医师


晋江市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泉州市医学会肾脏病与透析移植分会委员

泉州市肾脏医学会委员

2014年、2017年、2023年分别前往福州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进行专科进修

擅长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


心脑血管事件的隐患

——不稳定的粥样斑块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很多人以为血管堵塞是引发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血管堵塞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更关键的,是血管内那些不稳定的“粥样斑块”。


粥样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病变,它就像一个个“定时炸弹”,隐藏在血管壁内。这些斑块主要由胆固醇、脂肪、钙质等物质组成,它们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纤维帽,内部则是坏死的核心。当斑块的纤维帽变薄,或者内部的坏死核心增大时,斑块就变得不稳定,很容易破裂。一旦斑块破裂,就会引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导致血管堵塞,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



超越数字:理想降脂药的核心

在于“稳定斑块”

认识到不稳定斑块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幕后黑手”,是理解血脂管理深层意义的关键。传统观念中,降脂治疗的目标似乎聚焦于将“坏胆固醇”(LDL-C)的数值降低到目标范围。然而,这种仅关注“数字达标”的视角存在局限性。


仅仅降低LDL-C水平,虽然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减少新斑块形成,但对于已经存在于血管壁内的、具有破裂风险的“定时炸弹”——那些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其作用可能不够直接和全面。降低血脂浓度如同减少“炸弹”内部的“火药”储备,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彻底改变“炸弹”本身结构脆弱、随时可能引爆的危险状态。


因此,现代心血管医学对理想降脂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能有效降低LDL-C水平(“减少火药”),更要具备“稳定斑块”的能力(“加固炸弹结构”)。斑块的稳定性,指的是其抵抗破裂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一个稳定的斑块,即使体积较大,其纤维帽厚实坚固,内部坏死核心小且炎症活动低,破裂引发血栓的风险也相对较低;反之,一个不稳定的斑块,即使体积不大,也可能因为薄弱的纤维帽和活跃的炎症而轻易破裂,导致灾难性后果。


理想的降脂药应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斑块稳定:


● 显著降低LDL-C:这是基石,减少脂质继续沉积于斑块核心,从源头上削弱斑块发展的可能性。


● 缩小坏死核心:减少斑块内部易引发炎症和破裂的脂质和坏死物质含量。


● 增厚纤维帽:强化斑块表面的“保护层”,增强其抵御血流冲击和内部压力的能力。


● 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斑块内的炎症环境,因为炎症会削弱纤维帽并促进斑块不稳定。


这种“稳定斑块”的策略,其根本目的在于降低斑块破裂的风险,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它标志着降脂治疗的目标,已从单纯追求化验单上的“数字达标”,深化为对血管壁病变进行更积极、更全面的干预——即从“降低风险因子”迈向“主动修复血管”,追求更实质性的血管健康改善和事件风险降低。


阿托伐他汀:

给血管“加固”的降脂药

在众多降脂药物中,阿托伐他汀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血管内超声(IVUS)等影像学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不仅能缩小斑块的“坏核心”(坏死核心),还能增厚斑块的“保护帽”(纤维帽)。


1. 缩小斑块的“坏核心”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坏死核心是其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坏死核心主要由脂质和坏死细胞组成,其体积越大,斑块破裂的风险越高。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不仅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还能显著缩小斑块的坏死核心体积,从而增强斑块的稳定性。


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中,随着剂量的增加,冠脉斑块开始稳定,甚至出现逆转。特别是在阿托伐他汀≥20mg的剂量组中,斑块坏死组织占比显著降低显示出斑块开始稳定的趋势,不仅表明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血脂,还直接作用于斑块的不稳定成分,减少其体积,从而显著降低斑块破裂的风险。


阿托伐他汀通过多种机制实现这一效果。


● 降低LDL-C水平: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肝脏中的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液中的LDL-C水平。这减少了脂质在动脉壁内的沉积,进而减缓斑块的形成和进展。


● 抗炎作用:阿托伐他汀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降低斑块内的炎症水平。炎症是斑块不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抗炎作用有助于稳定斑块。


● 促进胆固醇逆转运:阿托伐他汀通过促进胆固醇从外周组织转运回肝脏,减少斑块内的胆固醇含量,从而进一步缩小坏死核心的体积。


2. 增厚斑块的“保护帽”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是其稳定性的重要保障。纤维帽由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其厚度和完整性直接决定了斑块是否容易破裂,一个较厚的纤维帽可以有效防止斑块内的坏死核心物质外泄,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除了缩小斑块的坏死核心,理想的降脂药还应能够增厚斑块的纤维帽。


阿托伐他汀在这一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不仅能缩小斑块的坏死核心,还能显著增厚斑块的纤维帽。中国人群研究显示,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强化阿托伐他汀(60mg)治疗较中等强度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显著增加冠状动脉斑块纤维帽厚度(P<0.05)。


这一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纤维帽的增厚就好像是把一个皮薄馅大的饺子,变成一个皮厚馅小的饺子,皮薄馅大的饺子很容易煮破,而皮厚馅小的饺子则更加坚固,不容易破裂。同样,增厚的纤维帽能够更好地保护斑块内的坏死核心,防止其破裂,从而显著降低斑块破裂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3. 独特的优势


这种“加固”斑块的效果,是阿托伐他汀研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发现,虽然瑞舒伐他汀也能逆转斑块,但在“增厚纤维帽”这一方面,阿托伐他汀的研究成果更为突出。我们不仅要缩小斑块,更要让它“变硬”“变稳定”。选择能同时做到这两点的药物,才能更有效地预防斑块破裂,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阿托伐他汀在“加固”斑块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选择,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保护。


总结


从单纯的血脂降低到全面的斑块管理,医学界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理解不断深化。阿托伐他汀凭借其在缩小斑块坏死核心与增厚纤维帽方面的卓越表现,超越了传统降脂药物的局限,为患者带来了更全面的保护,这种“加固”斑块的能力,不仅是对病理机制的精准干预,更是对患者健康的深远守护。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数字指标,更要重视身体内部细微而关键的变化。阿托伐他汀的临床应用,开启了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篇章,走向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之路。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正确认识降脂的重要性,选择科学合理的降脂方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


参考文献


[1]Guo S, et al. Exp Ther Med. 2012 Dec;4(6):1069-1074.

[2]Smilde TJ, et al. Lancet. 2001 Feb 24;357(9256):577-81.

[3]Nissen SE, et al. JAMA. 2004 Mar 3;291(9):1071-80.

[4]Lee CH, et al. JACC Asia. 2022 Nov 1;2(6):691-703.

[5]Hou J, et al. Am J Cardiol. 2016 Mar 1;117(5):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