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痛在头部,病在颈椎——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与防治策略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07 13:16:25

你是否曾经历过这样一种头痛:它不同于感冒引发的头痛常伴随发热,也不像偏头痛那样呈搏动性跳痛;有时头顶像压着一顶无形的帽子,有时后脑勺又像被钝器轻轻敲打。你或许会怀疑是脑部出了问题,但其实,真正的“元凶”可能是你的颈椎。


医学上,这种“痛在头部、病在颈椎”的情况被称为颈源性头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了解这种特殊头痛的真相。


刘维刚 主治医师


宜昌市市中心人民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

中共党员

宜昌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软组织疼痛分会会员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熟悉多种慢性疼痛的非手术治疗:包括颈肩腰腿痛,关节软组织疼痛和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等疾病,擅长彩超引导下局部注射,针刀,内热针,冲击波,PRP注射等疗法

2014年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修后,在宜昌市率先开展彩超引导下的各项疼痛治疗


颈源性头痛的发生原因


颈椎作为支撑头部的关键结构,不仅要托举约5公斤重的头颅,还需支持头部完成接近180度的旋转活动。相较于身体其他部位,颈椎因长期承受头颅重量且活动频繁,负担较重,也因此成为容易受损的部位之一。


发生颈源性头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颈椎小关节功能异常


颈椎并非单一骨骼,而是由7节椎骨构成,相邻椎骨通过类似“铰链”的小关节连接,共同维持颈部活动。若长期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或维持不良姿势(如歪颈劳作),可能导致颈椎小关节发生错位或劳损,进而引发疼痛,且疼痛可向头部放射。


2、肌肉紧张与筋膜炎症


颈椎周围的肌肉群是维持颈部稳定的重要力量。当颈枕部肌肉因过度疲劳(如长期低头工作)或外伤(如车祸)发生痉挛时,会持续挤压皮下穿行的神经和血管,导致肌肉缺血并诱发炎症。若持续处于损伤状态,炎症因子会不断刺激肌肉内的神经末梢,使其产生疼痛信号;这些信号经传导被大脑感知,疼痛可向头部放射,引起颈部、后脑勺甚至整个头部的疼痛。


3、神经直接受损


疼痛信号可沿神经传导。颈椎的一些病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常见的颈椎病或颈椎退行性病变),可能直接损伤支配头部疼痛感知的神经(如枕大神经、枕小神经、三叉神经、颈神经根等),从而引发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头痛。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表现


颈源性头痛的症状具有一定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疼痛部位相对固定


疼痛多始于后颈部,逐渐向枕部、头顶部或颞部扩散,常呈现持续性钝痛或压迫感。


2、伴随颈部活动受限


因病因与颈椎相关,患者常伴有颈部僵硬、活动范围受限,转头、后仰等动作可能诱发或加重疼痛。


3、疼痛与头颈部活动密切相关


久坐低头办公、长时间维持特定头颈部姿势(如歪颈劳作)或睡眠体位不当等,均可能导致头痛加重。


4、存在多种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肩背部沉重感、心前区不适、眼部胀痛、视物模糊或轻微眩晕等表现。因此,部分患者初期可能辗转于眼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就诊,但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其根本病因在于颈椎功能异常。


颈源性头痛的鉴别要点


颈源性头痛与其他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的表现有所重叠,但可通过以下特征进行区分:


● 按压颈部某些部位时(比如中医所说的“风池穴”),头痛会加重。


● 颈部僵硬或某些动作(如转头)能诱发疼痛。


● 疼痛通常不对称,部位偏向头颈部一侧或从一侧开始扩散。


如果你的头痛有了以上这些特点,就需要考虑它可能是由颈椎问题引起。


颈源性头痛的预防与治疗


鉴于颈源性头痛与颈椎功能密切相关,其预防与治疗的核心在于维护颈椎健康。


1、改善生活习惯


● 避免久坐低头:每坐20-30分钟,起身活动一下,做一些简单的颈部拉伸动作,比如“左右转头”、“上下点头”。


● 保持正确姿势:站立、坐姿时下巴微收,避免含胸驼背。


● 选择合适枕头:高度适中、支撑性好的枕头能让颈椎保持自然曲线。


2、针对性锻炼


颈部肌肉的锻炼能有效减轻颈源性头痛的发生。


● 颈部等长收缩:头部对抗上肢的轻微阻力,维持几秒后放松。


● 肩颈伸展操:如“耸肩运动”或“颈部侧屈拉伸”。


3、医学治疗


● 物理治疗:如热敷、颈部按摩、针灸等,可缓解肌肉紧张。


● 药物治疗:针对炎症或肌肉痉挛,医生可能会开具非甾体镇痛消炎药(如塞来昔布)或肌肉松弛剂。


● 介入治疗:对顽固的颈源性头痛,还可以去疼痛科接受如颈2背根节神经射频消融、彩超引导下神经阻滞等手段。


4、颈椎健康与全身功能的关联


颈椎的健康不仅与头痛相关,还可能通过神经、经络等通路影响全身功能:


● 脊柱与脏腑功能的联系:中医理论认为,脊柱与脏腑功能存在密切关联,颈椎功能异常可能间接影响相关生理调节,进而出现如胸部不适(类似心绞痛表现)、失眠等症状。


● 低头姿势对颈椎的压力:研究显示,当头部前屈60°时,颈椎承受的压力可达27公斤,约为正常头颅重量的4倍。这也解释了为何在长期低头使用电子设备的当下,中青年群体颈椎问题日益高发。


总结


颈源性头痛虽不直接危及生命,却会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其防治的关键在于重视颈椎健康,通过养成良好的用颈习惯、避免长期低头等不良姿势,从源头降低发病风险。保护颈椎是每个人的日常健康课题,从现在起,主动维护颈椎的生理功能、减轻其负担,才能更好地远离头痛困扰,守护整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肖红,刘慧. 颈源性头痛临床诊疗: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解读[J]. 实用疼痛学杂志,2019,15(2):83-87. DOI:10.3760/cma.j.issn.1672-9633.2019.02.002.

2、刘志伟,谢瑞,孙凯,等.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解读: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问题与认识[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23):3746-3751.

3、Gupta R, Fisher K, Pyati S. Chronic headache: a review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headache management[J]. Current Pain and Headache Reports, 2019, 23(9): 68.

作者:刘维刚 宜昌市市中心人民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