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眼却没睡着,到底算不算在熬夜?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7-08 18:35:02
晚上躺床上,眼睛闭得严严实实,脑子却像开了倍速的播放器?这种“闭眼醒”的滋味,不少人都尝过。据《2024年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入睡困难成为00后、90后、80后最大的睡眠困扰,比例分别有22%、26%、20%。闭着眼却没睡着,这算熬夜吗?先说结论:算!人的睡眠是分阶段的“动态旅程”,分别是入睡期、浅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每个阶段的脑电波都有独特的“信号”。通过对比闭眼没睡着时的脑电波和睡眠时不同阶段的脑电波,就知道你是不是在熬夜。入睡期是睡眠的开端,大脑活动逐渐放缓,脑电波从α波向θ波过渡,像平缓的波浪,这时人虽闭眼,但稍有声响就容易清醒,就像大脑切换到“待机模式”。这个阶段只持续30秒到5分钟,是睡眠深度最浅的一个阶段。进入浅睡期后,大脑频繁出现睡眠纺锤波a和K-复合波,这时全身肌张力显著降低,通常也被认为是真正睡着的时期。像轻声唤名字、轻轻触碰、细微的关门声这种刺激,这个时候就叫不醒了。深睡期是身体修复的“黄金时段”,脑电波以δ波为主,波幅大、频率慢,此时人睡得最沉,心率、呼吸放缓,免疫系统和组织修复都在这个阶段高效运转。这一时期的持续时间大约为30-45分钟。最后是快速眼动期,脑电波突然变得活跃,类似清醒时的β波,眼球会快速转动,肌肉张力降低甚至接近瘫痪状态。多数梦境也发生在此时,大脑在这个阶段整理记忆,像在“归档”一天的经历。研究发现,在闭眼养神的状态下,大脑更多的发出α波和θ波。这也就意味着闭眼没睡着时,脑电波表现与入睡期基本相同,大脑默认“该放假了”,切换到“黑屏模式”。但从科学角度来说,身体和大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放松,因此,不算真正的睡眠休息。毕竟它连浅睡期都没达到,只能说是“准备入睡”。熬夜是指在正常的睡眠时间内仍然保持清醒状态,而闭眼睡不着也是一种睡眠障碍。主动熬夜时的刷手机、工作,会因蓝光、注意力集中让眼睛和大脑持续“加班”;而“闭眼睡不着”时,身体虽没活动,大脑却在思虑中一直运转。和主动熬夜比,两者对身体的伤害共性很明确:都会让身体错过深睡期的细胞修复、快速眼动期的神经调节。如果闭眼睡不着的情况频繁发生,可能导致慢性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感冒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同时,睡眠不足也会影响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削弱身体的免疫防御能力。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人比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或更长的人患感冒的风险高出2.94倍。此外,有研究表明,慢性缺觉会让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调节失衡,同时瘦素分泌减少、饥饿素增加,使人更易发胖,从而导致2型糖尿病风险上升。入睡困难引发的睡眠不足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应激激素水平升高,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会引发血压上升,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可能增加心率失常的发生概率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认知功能损害,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是长期睡眠障碍给身体带来的最主要影响之一,影响记忆水平、神经元的突触能力和免疫系统的平衡。因此,长期睡眠不足的人,通常日间伴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问题。找到原因才能对症施策。如果因为有压力睡不着,不妨在白天或是睡觉前,找到其他的解压方式;如果总是因为思考人生意义、生活琐事,或许你可以在白天专门划分一个时间来思考这些事情,而到了晚上就可以完全放空大脑,利于睡眠。理想睡眠环境应安静、黑暗、凉爽。可使用耳塞、眼罩、遮光窗帘等辅助工具,减少外界干扰。此外,选择舒适的床垫、枕头等寝具也很重要。如果你习惯有声音,试试白噪音,比如轻柔的雨声、溪流声等。失眠往往是以往生活形式的一种固化,要破解,首先要打破旧的生活定式。适量增加文体活动,愉悦心志。运动也是治疗失眠的一个好方法。心态上别和自己“较劲”。越想着“必须睡着”,大脑越容易紧绷,想多了会陷进一个“死循环”当中。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失眠,不要将睡不睡得着看得过重,给心态松松绑,慢慢的,每一次闭眼,都会离安稳的休息更近一步。
参考资料:
[1]新京报:《睡眠白皮书》发布:居民整体睡眠质量欠佳,年轻人成熬夜主力[2]睡眠的科学:生命入睡、苏醒的机制与奥秘/(日)樱井武著,甘菁菁译[M]. 人民邮电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 2015.[3]Garbarino S, Lanteri P, Bragazzi NL, Magnavita N, Scoditti E. Role of sleep deprivation in immune-related disease risk and outcomes. Commun Biol. 2021 Nov 18;4(1):1304.[4]Cohen S, Doyle WJ, Alper CM, Janicki-Deverts D, Turner RB. Sleep habits and susceptibility to the common cold. Arch Intern Med. 2009 Jan 12;169(1):62-7.[5]Taheri S, Lin L, Austin D, Young T, Mignot E. Short sleep du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leptin, elevated ghrelin, and increased body mass index. PLoS Med. 2004 Dec;1(3):e62.[6]何静文, 屠志浩, 苏彤,等. 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机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9, 40(9): 1015-1019